最近代理圈风声鹤唳,不少机场入口频繁被封,节点入口换 IP、换域名 成了家常便饭,加之本就攻击四起,有些小机场直接跑路。。这一切的起点,似乎都指向公安部最近一次有关”净网“、”护网“专项行动的会议纪要 。
公安部部署“净网”“护网”专项行动
2025年6月20日,公安部召开了2025年“净网”“护网”专项工作部署会。会议强调要严打高压态势,严厉打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,包括侵犯公民个人信息、网络谣言、黑客犯罪、网络水军、网络黑灰产、网络暴力等。
1️⃣ 为什么入口频繁被封?背后有哪些可能性?
不少人猜测近期封锁如此精准和频繁的原因,现梳理可能性如下:
❶ GFW的技术升级?
👁🗨 GFW 或某个配套新系统,能更频繁、更智能地扫描全网《🔗订阅链接》的请求头。一旦扫描到相关特征,直接就能定位并下发通报。这是流传最早的猜测。
❷ 输入法 或 微信 等软件监听?
👂🏼 有人猜测,部分国产输入法可能会读取用户输入的🔗订阅链接,并上传至云端进行检测。这种可能性倒是不低,毕竟输入法偷听并精准投送广告的伎俩 都成熟应用多年。
❸ 订阅链接被钓鱼?
🎣 由 劳务派遣工 购买订阅、挑出入口 IP,送往相关部门通报。但这种猜测不太符合体制内“花大钱办小事”的工作逻辑。
❹ 机房被植入监测机制?
👂🏼 据传,部分机房可能应监管方要求而安装了某种监测系统,如傲盾。倘若属实,这可能是最难解的。
2️⃣ 代理方式的未来走向:告别订阅链接?
目前,为了应对入口泄露,像 奶昔 和 库洛米 这两个头部机场,已将节点信息🔗设置为 5分钟 active 次抛链接,过期后无法再访问。但如此也导致用户体验大打折扣,且疗效如何还有待观察(对❶❷❸相关原因或有效)。
如果当前形势继续发展,那不禁令人遐想最坏的情况:未来的代理方式可能出现重大转变。
或许,目前流行的 🔗订阅配置URL及其软件生态 将慢慢淡出视野,以客户端形式封装代理工具(凭账号➕密钥)可能又会成为新主流。仿佛回到十年前?
3️⃣ 何去何从?
关于此次风波,暂无明确证据指明具体原因,现只能以不变应万变:
❶ 务必保护订阅链接。不要在任何国内平台、不要利用有劣迹前科的输入法分享/存储/复制🔗。
❷ 做好备用方案。单一机场或代理方式的风险越来越高,多一些备用方案(如中转➕直连、境外SIM卡)会更稳妥。